可可托海地处新疆准葛尔盆地东北部,以罕见的巨型稀有金属矿而闻名于世。它既是“地质圣坑”,又是“英雄矿”“功勋矿”、共和国最艰难时刻的“脊梁矿”,它以神秘的面纱诉说了一段功勋史。
苏联助力 勘探开采快速发展
可可托海矿区发现于1930年,当时仅有当地少数民族对三号矿脉露头部分进行开采,产品用做珠宝装饰材料。
可可托海三号巨型稀有金属矿是伟晶岩脉矿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70多种矿物,这里就有86种,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开采规模之大,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可可托海三号矿床
1935年,前苏联政府的两个地质分队来到阿勒泰。为推动找矿,他们随身带有多种有色及稀有金属矿物标本,动员广大农牧民在阿尔泰山区采集有用矿物。正是根据牧民的报矿地点,地质人员首次在阿勒泰地区五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上标出了绿柱石的矿化点八处。
这个富产绿柱石等稀有金属矿床的发现,引起了前苏联政府和科技界及地测、采矿人员的重视,他们多次来华从事地质勘探,并在可可托海矿区以三号矿脉为主进行试采,开采了绿柱石和钽铌铁矿。
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1950年3月1日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管处”。1950年至1954年,可可托海由中苏合管。
1955年1月1日,矿区全部企业移交我国独自经营,原阿山矿管处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直属中央管理。1958年,又改名为可可托海矿务局。
1964年可可托海勘探完成,此后,可可托海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我国最大的锂、铍生产基地。
矿产抵债 奋勇托起国家脊梁
1960年7月,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专家,逼迫我国限期还债,总外债折合人民币52亿元。
当时我国建国仅十年有余,工业尚在起步阶段,所以只能用农产品来偿还。以农产品还债,何时才能还清?中央研究决定,以苏联急需的稀有矿产品来抵债。当时一吨稀有金属矿产品比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农产品价格都高,用稀有矿产品来抵债,既可以省下粮食缓解人民生活困难的局面,又可以加快还清所欠债务的进度。
到1962年底为止,我国向苏联提供矿产品和五金值十四亿多新卢布……这些矿产品中,有许多都是发展尖端科学、制造火箭和核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到1964年,我国提前一年还清了上世纪50年代欠前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最终还清了欠前苏联的全部债务。
有资料显示,可可托海矿务局用稀有矿产为国家偿还了高达百分之四十的外债,可可托海三号矿对国家的贡献功不可没。
资源富足 倾力助推“两弹一星”
1967年之前,在共和国的地图上查无此矿,它被“111矿”代表着。这一切,均与可可托海生产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尖端军工事业有关。助力原子弹、氢弹核试验,为人造卫星提供资源,可可托海矿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
当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时,一些外国人曾经断言:“中国人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然而,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破了第一枚原子弹,所使用的铍来自可可托海。1967年6月l7日,我国成功试爆的第一颗氢弹,其中的“炸药”就是氢化锂和氘化锂,锂盐厂的原料锂也来源于可可托海。
在助力“两弹一星”的基础上,可可托海矿务局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不仅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令人欣喜的是,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了可可托海提供的铯!
在自然界里,铯的分布相当广泛,但它没有形成单独的矿场,在其它矿物中含量又少。而在可可托海矿区,铯的储量居全国第五位。那里的人们称含铯的矿石为“铯镏石”。人们根据铯原子制成的铯原子钟,对“秒”作了最新的定义,进一步对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火箭和导弹的发射以及宇宙航行等实行高度精确的控制。
梅开二度 创新开采获得新生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市场对氧化铍资源需求的日益旺盛,蕴藏着数千万吨氧化铍矿石的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再次引起关注。2007年5月19日,闭坑7年的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正式恢复开采。
据勘探,可可托海三号矿脉目前稀有金属储量仍高达2670万吨,仅氧化铍的探明储量就达300万吨,潜在价值高达80亿元,云母价值也超过数百亿元。整个矿坑的可采价值难以估量。
重新开采的的三号脉可回收锂矿石、云母等资源,每年可为新疆锂盐厂提供3000—5000吨原料,铍销售给恒盛铍冶炼厂,石英石资源被碳化硅厂全部收购,钽铌提供给东方钽铌厂,尾矿用来生产微晶玻璃,从而真正做到了无尾矿,走出了一条综合利用与循环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可可托海也已是国家5A级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景区内1931年8月11日遗留下的一条规模宏大的地震断裂带,是世界上极为罕见且保存完好的断裂带之一,有着极高的科考科普价值;中苏合营期间的老厂房、老设备,地下136米深的水电站……丰富的地质信息因不断解密,开始向世人展示几乎被遗忘的红色历史,三号矿坑当之无愧地享有“地质矿产博物馆”“稀有金属王国”之称,过往的人文历史唤醒了可可托海。2018年,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可可托海矿务局的功勋史并不会被终止,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开采、人文开发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它将被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铍冶炼基地、全国最大的云母制品基地、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生产基地。
采编 | 王一心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