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建国后培养的第一代材料学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他就是左铁镛院士。多年来,他在难熔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加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难熔金属、铝镁材料及加工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

重视钨钼资源,发展钨钼深加工业

1958年,毕业后的左铁镛院士进入中南工业大学任教,历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副校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承担了冶金部首部稀有金属材料加工手册的主编任务,为此,他和其他专家一起爬矿山、进工厂,从实践中收集材料。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左铁镛院士还有另一个发现:我国占世界首位的钨钼矿产资源正处于严重流失的状态。钨钼是两种耐高温的金属,钨和钼在一起,代表了一个行业,即难熔金属行业,广泛用于焊接,电光源,电子器件,化工,采矿,冶金,造船,石油,航天等工业领域,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的钨资源储量丰富,矿床类型众多,在全球探明的钨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比为60%左右,居全球首位。与此同时,我国也是世界钨钼生产大国,出口占世界的80%。但是,虽然资源拥有量较大,但我国钨钼行业秩序混乱,产品质量低下,同质化严重。即使经过多年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钨矿业依然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整体来看,该类矿产资源流失较为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左铁镛院士和其他专家们一起联名上书国务院,呼吁发展中国的钨钼深加工业。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解决钨钼的脆性问题。通过反复实验和深入研究,左铁镛教授终于精确揭示了钨钼材料的脆断机制,阐明了加工形变和热处理参数对脆性影响的规律,同时提出了钨钼材料的强韧化途径和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决实际问题,发明创造硕果累累

科研中,左铁镛院士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在灯丝寿命与质量的问题上,他建立了掺杂钨丝的“气泡强化机制”和钾泡“弥散模型”,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过量钾在晶界富集是钨丝脆断的重要因素”的观点,给出了钾的最佳控制量,大大提高了中国钨丝质量和灯丝寿命。

 

这些成果在许多工厂推广应用,推动了钨钼加工制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首次实现中国钨钼加工制品出口创汇,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发挥中国钨钼资源优势,改变“原料出口,制品进口”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与稀土相关的研究中,左铁镛院士和他的团队也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并推陈出新,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稀土掺杂钼功能材料的研究中,他和团队一起,以稀土钼取代沿用百年的工作温度高、脆性大及产生放射性污染的钍钨阴极,成功制成了世界上首个实用型镧钼阴极的FU-6051电子管,该成果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左铁镛院士的许多项目都注重从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他作为铝的连续挤压新技术“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带领团队提前一年完成合同任务,并以“钥匙工程”形式为企业提供整套的“技术-装备-工艺”,该应用在全国推广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中国铜加工中广泛应用,并成为世界连续挤压设备工艺技术的主要供应者。

注重素质教育,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左铁镛院士从事科研工作50余年里,也一直坚持着基础的教学工作。他曾说道:“我最崇高的称谓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家和循环经济专家等众多头衔,而是“教师”。

 

对学生们,左铁镛院士总是悉心教导。1996年,刚刚踏入北工大校门的第一个星期,他就找到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详细了解学生情况。在繁重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中,他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将他严父慈母般的关爱倾注到这些可爱的孩子身上。这关爱是生活化的,从饭菜价格到宿舍的环境;这关爱是全方位的,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到精神状态;这关爱也是长久和深远的,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比于单一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左铁镛院士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他认为,研究生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前提,业务素质是核心,文化素质是保证,身心素质是基础。在谈及学生的素质教育时,他还引用了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如今,左铁镛院士已培养研究生百余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学术界、工程界的知名专家。面对成绩,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教师,教书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为一辈子能当教师、能够尽职尽责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