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忠

他是十几年一直活跃在试验台上的高铁抗震学者,他也是一位言传身教的父亲,他还是两寸粉笔化热血,三尺讲台度春秋的杏坛巨将,他叫蒋丽忠,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1-

砥志研思的科研工作者

 

蒋丽忠教授十几年来一直从事结构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在近十年间多次主持了国家863计划、铁道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高速铁路桥梁抗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目前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二百篇,被SCI\EI收录150多篇。

 

但是蒋丽忠教授一开始并非从事高铁抗震研究,他的本科是机电工程,研究生学了动力学。2007年,铁道部(现铁道分公司)看重中南大学铁路研究的行业背景,于是批准国家高级工程实验室在我校建立,但是当时缺乏相关人才,于是他临危受命,选择转向这个研究方向。由于之前动力学的专业背景,他在高铁抗震领域入手很快且成效显著。

 

讲到学术研究,蒋教授侃侃而谈:“我们的房屋结构或者是桥梁结构最重要的就是要抗震,所以原理就是通过恰当的结构设计使得它可以抵抗地震,那么当地震力抵抗不住了怎么办?当抵抗不住的时候,只有采取减少地震作用来实现,所以我们的一个研究主线就是小地震的抗震和大地震时候的减震两个方法,在地震状态下使我们的结构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不至于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震本身不是灾害,只要保证不会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那地震就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但一旦产生结构破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那地震才叫地震灾害。”

 

国内开展高铁抗震研究的高校有很多,但是中南大学是全国唯一一个系统的团队的研究,蒋丽忠说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这样好的平台,所以会更加成系统成规模一些,在国内走在前列,虽然有平台优势,但是科研本身是一场漫长艰辛的朝圣。因为地震不能检测,所以基本无法掌握一手数据,在实验手段上尤为困难,没办法实现地震的复现,就不知道地震发生的时候结构是怎么被破坏的,地上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其次就是理论分析,“因为动力学牵涉到许多知识,甚至有的数学上的东西还没有解决,所以土木不像数学物理有一个严格的推论过程,很多东西是半理论半经验的推导而来的”,谈及研发过程的困难时,蒋丽忠说道。

  在众多像蒋丽忠教授这样的学者的努力下,我国的高铁抗震研究虽然起步晚但是成效卓著,高铁抗震这一块的研究目前在世界上主要是欧洲、日本和我国,但是法国、德国不是地震区,所以在高铁抗震上我们和日本算是走在前列。日本的具体情况又和我们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那一套研究方法对于我国是不适用的,我们国家的抗震和减震的话还是要跳出我们原来的思维,针对我们自己的高速桥梁特点研究高铁抗震。

-2-

因材施教的杏坛巨将

     

  在致力于科研的同时,蒋教授还担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工作。

 

 “我的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水平、不同资质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蒋教授说道:“本科生的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硕士生则需要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博士生我更看重的是创新能力。”

 

秉承这样的理念,他不会强行分配学生科研方向,而是提供数个科研方向供学生选择,确保每个学生能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因此蒋院长门下的学生科研热情非常高。蒋老师还经常根据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参加一些科研项目,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确保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蒋丽忠教授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始终明确三个方向:地震下的高速列车行车安全、高速铁路桥梁的抗震以及高速铁路桥梁的减震技术,每一个方向至少一一个教授为主,第一年的学生主要修课程,第二个学期把博士分到每一个方向去,从事他们感兴趣的研究。

 

多年来,蒋教授的团队始终保持每周六开组会的习惯,组内年轻老师及博士研究生就自己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交流,蒋老师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范围可谓点线面全方位,上至研究大方向下至试验小细节。

 

在生活上,蒋教授和同学们亦师亦友,能够很好地打成一片,不定时的聚餐、室外运动友谊赛,更加拉近了课题组内成员的距离;充足的交流使老师和学生间有着惊人的默契,总能以较少的人数取得较大的办事效率。今年10月团队组织的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获得主办方的高度认可便是最好的证明。

 

土木14级的本科生钟嘉政就是蒋教授的学生之一,他选修过蒋丽忠的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他说蒋教授期末考核会设几个题目,然后让学生自行去查阅文献,最后总结出一篇小论文,通过查文献自学的考核方式既有助于自己详尽了解相应领域的研究现状,也是给日后研究生完成文献综述任务有一个提前接触和认识。此外,在钟嘉政眼里,蒋丽忠就是一个严谨认真的大师:“他讲课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不是浮于表面介绍各种工程案例,而是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原理。”

 

蒋教授的学生、留在土木院任教的周旺保老师回忆起跟着蒋教授学习的日子:组会中蒋老师总会强调,大家生活中有困难一定要跟他说,蒋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尽心尽力,师生关系没有被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及越来越物质的社会现实冲淡。

 

“蒋老师是我们师兄弟们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做蒋老师学生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周旺保感慨道。

 

-3-

亦师亦友的父亲

 

   蒋丽忠教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他形容自己小学、高中、大学都是放养的,“我记得自己当时考上高中家里人都不知道”蒋教授笑道:“90年代,村里基本没有大学生,农村生活很辛苦,自己当时就想着不务农就可以。”

 

家里父母亲都是农民,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很多时候没人给自己作参考,很多重大事情都是他自己做决定,蒋教授回忆起自己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一个本子给你,哪些学校是干嘛的?哪些专业好?完全不知道,拿着志愿书随便填,听着名字好就都报,结果哪个志愿都没有录上,后来由于湘潭大学招生名额不满就被调剂到湘潭大学的机电工程。”

 

本科毕业后,他已经准备去工作,但是由于他在校成绩优异,各方面素质都不错,于是当时他的理论力学老师的鼓励他转向考研,只有两个月准备时间,时间短,难度大,但是蒋丽忠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成为班上唯一一个考上研究生的人,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研究生毕业后又被保送到了上海交大读博。

 

这样的成长经历影响到了他对自己女儿的培养:“无论是我的孩子还是我的学生,我都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蒋丽忠教授特别看重自己的孩子习惯的培养:“她从小就喜欢阅读,后面她读小学读初中的时候我就告诉她你就把作业做好就够了,然后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永远是扮演一个无话不说的朋友角色,和她像成人一样去沟通交流,面对重大的决定他总是选择给孩子提供参考意见,但是从不强制孩子做她不喜欢的事情。在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蒋教授带她去美国待了半年,小学六年级又带她出去了半年,回来之后她觉得美国那种教育方式更适合自己,于是在初中开始就毅然决定出国念书,对于女儿的选择,他一直都很支持。今年,蒋丽忠教授的女儿如愿去美国读本科。

 

他提到,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完全不是根据孩子的能力去培养,而是都希望把子女送到清华北大,但是我们的社会分工就是每一个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职业没有贵贱。“我在美国留学期间,我发现美国人的观点不一样,校区的清洁工每天都很快乐,邮局的老头儿每天快乐的不得了,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低人一等,所以其实培养还是要根据能力和兴趣来。”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蒋丽忠教授用半生践行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用焚膏继晷的学术研究扛起中国高铁抗震的大旗。于工作,他兢兢业业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于学术,他心系国家刻苦钻研;于家庭,他教子有方尊重和支持女儿个性发展。他是一个走在学术前沿的学者,他是一个鞠躬尽瘁的老师,他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父亲。

    采编/陈偲辽

推荐阅读

陈松乔:教育界的科研能者,科研界的教育大家

陈立泉:高温超导材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