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金,肉眼凡胎大多是看不见的,即使有时身处巨型金矿山中。淘金人淘了一辈子的金,见到的也只是粒状、片状(瓜子金、麦麸金)、树枝状和块状(块金),甚至狗头状(狗头金)。

       虽说教科书告诉我们:自然金,属于等轴晶系,常呈八面体、立方体和十二面体,可是在有关金的教科书和专著中,自然金单晶体却鲜少出现,那么有谁见过自然金的单晶体呢?

       最近俄罗斯的John Rakovan等(2017),论及了西伯利亚东部的博代博(Bodaibo)地区世界级金矿田中完美的自然金单晶体—八面体和立方体

       下面我们来看看照片吧:

       这一大块黄黄的东西,就是产自博代博金矿区目前为私人藏品的自然金,照片来自匿名者,见于John Rakovan等(2017)的论文。

       仔细看看,能看到自然金的晶体么?什么,看不清?那些等边三角形,加上洞洞,是什么?那就是黄金的晶体呀!漏斗状八面体晶面(hoppered octahedral crystal faces)大块金。

       再来几张照片:

       立方体自然金晶体与黄铁矿、石英和铁氧化物交代的黄铁矿共生,据说1970年采集于博代博地区,最大的自然金立方体单晶重113克,2.3公分×2.2公分× 2.1公分,Marcus Budil 收藏的标本, Malte Sickinger照(2017)。

       漏斗状八面体自然金晶体与石英晶体共生,边长2.4公分,据说1970年采集于博代博地区。Marcus Budil收藏的标本, Malte Sickinger照(2017)

       如此精妙的立方体与八面体自然金晶体,果真是天然的吗?是否是人工铸造的呢?

       John Rakovan等(2017)对这些标本开展了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电子背反射衍射分析(EBSD)、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化测试,从晶体形貌、晶面特征、结晶度、晶体结构、内部组构、化学成分、其它矿物包裹体、质量差和孔隙率等诸方面,论证了其天然产出的特征,这种单晶绝非人工可以铸造的;认为黄金的立方体晶体,是金完全交代黄铁矿后,而仍然保持了黄铁矿晶形假象

       虽然漏斗状八面体金晶体并不少见,但它们的大小和形貌的完美是极为罕见的。金对黄铁矿完全交代呈黄铁矿假象产出,也是极为罕见的,特别是具有完美的晶面条纹。

       鉴于金和黄铁矿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而这种黄铁矿假象的立方体自然金单晶,却没有在其它地区发现,这是令人拍案称奇的。John Rakovan等(2017)认为它们必定是罕见的地球化学条件造就的

       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呢?

       原来,这些标本均来自俄罗斯博代博(Bodaibo)地区的勒拿(Lena)金矿田(Lenskie Zolotyje Priiski)。区内砂金开采始自十九世纪,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砂金产地。同处博代博地区的苏霍依洛克(Sukhoi log,干河谷)金矿,处于克魯泡特金(Kropotkin)镇以北约20公里,目前是俄罗斯最大的金矿,也是世界级金矿

       据估计苏霍依洛克矿床原生金资源量估计达1100吨(Wood和Popov,2006),而勒拿金矿田黄金总产量的70%仍然来自砂金矿。区内砂金粒度常常在2-4毫米之间,尤以产异常大金块而著称于世。如1957年发现的“博代博巨人”(Giant of Bodaibo)重达12.3公斤;2014年6月发现的“魔鬼耳”(Devil’s Ear)重达6.66公斤(Leibov,2004;(Kolesar和Tvrd,2006)。

       就大地构造来说,勒拿金矿田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克拉通东南缘的帕托姆高地造山带(Patom Highlands  Orogen)上。帕托姆高地造山带,是由厚达15-20km、新元古代-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的变形岩系,即碎屑质-碳酸盐类沉积岩所组成的,经历过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并被古生代中期花岗岩所侵入,Yakubchuk等,2005;Boisgrollier等,2009)。

       勒拿金矿田的砂金,源自本区丰富的原生岩金矿。这些原生金赋存在沉积变质岩中,呈浸染状金-硫化物(毒砂和/或黄铁矿,如世界级苏霍依洛克金矿)和更富的含金石英脉产出(Yudovskaya等,2016)。

       那里气候寒冷,而金矿体普遍产于地表下50m深左右,因坚硬的永冻层,很难被开采出来。但不论怎样,勒拿金矿田却仍然是俄罗斯最具吸引力的金矿勘探靶区,也是淘金客流连忘返之所,只因那一夜暴富的梦想

左:俄罗斯外贝加尔(Transbaikalia)的勒拿金矿田区域地质简图

右:俄罗斯勒拿金矿田地质简图(Kolesar 和 Tvrdý, 2006)

       关于勒拿金矿田的原生金矿成因,目前尚存争议。有人认为它是由前寒武纪沉积岩或喷流沉积岩中的金和砷,通过变质活化而形成的,如Nemerov(1989)、Buryak和Khmelevskaya(1997);而Rundqvist等(1992)、Distler等(2004)和Kucherenko等(2011)则认为是与古生代花岗岩类岩浆侵入及其接触变质/交代形成的。

       Yudovskaya等(2016),通过对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苏霍依洛克和切托沃科雷托(Chertovo Koryto)巨型金矿,是由高温的低盐度流体与稠密的富CO2流体混合而形成的。

文章来源于刘继顺教授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