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实皆市发生了一场7.9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给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破坏。这场地震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全球锡供应链产生了深远影响。
缅甸是全球第三大锡矿供应国,其佤邦地区贡献了全国90%的锡矿产量,年产量约为3.5万金属吨,占全球锡矿产量的12%。然而,这场地震虽然未直接冲击佤邦矿区(距震中400-450公里),但可能引发矿道塌方、设备损毁及安全检查延迟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原定于4月1日启动的锡矿复产计划推迟1-2个月。
地震发生后,全球锡市场迅速作出反应。据相关数据显示,地震消息传出后,沪锡主力合约当日上涨0.81%至282,290元/吨,伦锡期货一度突破63,500美元/吨。市场担忧情绪蔓延,投机资金涌入推升价格。此外,由于缅甸北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地震可能损毁道路,进一步阻碍矿石运输至中国。中国是缅甸锡矿的重要进口国,进口量约占缅甸锡矿总产量的14%。运输中断将加剧短期供应紧张,进一步推高锡价。
与此同时,全球锡矿供应端还面临着其他挑战。刚果(金)的全球第三大锡矿Bisie矿山因战乱停产,占全球锡矿产量的6%。这使得全球锡矿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至3万吨以上。在需求层面,随着AI兴起、光伏抢装叠加以旧换新等稳增长政策实施,锡需求预期改善。然而,供应端的紧张局势和需求端的增长预期共同作用下,锡价维持高位震荡。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