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国石化宣布其部署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成功试获日产31.45万立方米工业气流,垂深达5300米、水平段长1312米,刷新国内页岩气井垂深纪录。

普光气田作为中国首个超深层高含硫气田,已高效开发20年。为实现长期稳产目标,中国石化将目光投向资源潜力巨大的普光二叠系。然而,该区域页岩气资源多分布在埋深超4500米的超深领域,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复杂,被业界视为“深地禁区”。

面对技术挑战,中国石化通过创新地质评价、物探技术和压裂工艺,实现水平段优质页岩钻遇率100%,钻探精度堪比“在千米深的地下穿针引线”。此次铁北1侧HF井的成功钻探,不仅验证了超深层页岩气开发的可行性,更将普光地区资源开发上限向下延伸了800米,为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勘探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近年来,中国页岩气开发技术持续突破。2022年,中国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8-S12HF井中实现水平段长4286米、水平段“一趟钻”进尺4225米的纪录,推动超长水平井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而此次铁北1侧HF井则将垂深纪录提升至5300米,进一步拓宽了页岩气开发边界。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成果。中国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田构建了涵盖地质评价、钻完井工程、压裂改造等六大核心技术的体系,首创立体开发技术,使采收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通过数智化转型,建成覆盖全业务领域的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与异常预警,大幅提升开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