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发现!“冯锐银矿”获国际批准,填补矿物学研究空白;亿吨级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进入生产阶段……
4、中国决定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国官方4日发布公告,决定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在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依法对特定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次增列相关物项,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利于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5、煤岩气成天然气增产新亮点: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4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深层煤岩气产量仅用3年时间快速提升至25亿立方米,成为天然气增产新亮点”,是其中之一。我国作为煤炭大国,煤岩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业内专家表示,煤岩气是重要的天然气潜在接替资源,已成为我国继致密砂岩油气、页岩油气之后又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新热点。
6、中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2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2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7、厦门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2月5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厦门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在同翔高新城正式开工。据悉,此次开工的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总投资高达150亿元,规划产能为30GWh。项目建成后,中创新航厦门基地将形成年产60GWh的绿色化、现代化、数智化新能源标杆基地。这一基地的建成,将有力助推厦门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
8、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将在绿色矿产能源领域开展合作:2月5日晚间,外交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称,双方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挖掘绿色矿产、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支持双方政府部门、工商界加强政策交流,分享发展经验和实践。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铜、金、铅、锌、铝、铷、钨、锡、汞、锑、银等28种矿产均已探明储量。其中,金、锑、汞、锡、钨、铜等矿产规模大,是其主要优势矿产。
9、日本制铁与神户制钢所将解除交叉持股,继续钢材加工等业务合作:日本制铁与神户制钢所2月6日宣布,将解除2002年以来维持的相互出资关系,仍会继续钢材加工等业务合作。日铁正推进集团企业的关系评估和政策性持股的出售,力争提高资本效率。出售时间将根据市场动向判断,对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业绩的影响暂不确定。日铁持有神户制钢2.7%股份,神户制钢则持有日铁0.6%股份。以6日收盘价计算,股票出售额各为200亿日元左右。
10、蒙古国批准塔温陶勒盖煤矿扩产项目及连接中国边境的铁路项目:根据蒙古政府官网2月5日的声明,蒙古国议会批准了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项目以及塔温陶勒盖煤矿扩产项目。这将增加两国之间的煤炭贸易。塔温陶勒盖煤矿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完全开发的最大露天焦煤矿之一。当地媒体Ikon援引蒙古工业和矿产资源部的消息报道称,协议将在蒙古总理2月13日至15日访问中国期间最终敲定。
11、全球第五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完成合并,资产预达40万亿韩元:2月6日,SK中国发布消息称,SK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公司SK On近日完成三方合并。通过三方合并,SK On的收入和资产将得到明显提升。SK中国表示,SK On的收入和资产分别估值为13万亿韩元和33万亿韩元,预计合并后将增至62万亿韩元和40万亿韩元。SK On预计通过此次合并,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将增加约5000亿韩元。合并后的实体对外部市场波动的敏感性较低,资本支出有限,因此有望产生稳定的利润。
12、尼日利亚计划重启Alscon铝厂,原铝产能20万吨:据外媒报道,尼日利亚联邦政府计划重启位于阿夸伊博姆州伊科特阿巴西的尼日利亚铝冶炼公司(简称“Alscon铝厂”),Alscon铝厂由于资金短缺、天然气供应不足以及物流问题等多重困境,该厂在运行了大约两年后被迫停产。尽管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经过现代化改造和俄罗斯铝业(Rusal)的收购,Alscon铝厂一度恢复生产,但最终还是因为天然气供应问题和所有权法律纠纷而再次关闭。
人生不只是规划出来的,还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早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订阅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