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日瑶,有色金属镁冶金及镁盐化工专家,中南大学教授。在含水氯化镁脱水、氧化镁与菱镁矿球团氯化、无水氯化镁电解炼镁与真空热还原法炼镁的理论与应用方面取得较大成果,是我国无隔板镁电解槽的开拓者之一,是镁盐化工生产新工艺的发明者。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为我国镁工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人物简历

 

1932年11月8日   出生于江苏、苏州、西山堂里镇

1950-1952年10月  在武汉大学矿冶系学习

1952年10月-1953年7月 在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有色冶金专业学习

1953年7月-1993年3月  在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工业大学)有色冶金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轻金属冶金教研室实验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工作

1997年至今   为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咨询部顾问

 

他重教书育人

 

《镁冶金学》(1981年),这一本是我国轻金属冶金专业镁冶金教学的第一本教材,这本书中总结了他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还收录了他去国外考察时考察到的新技术,这本书中成果众多,新技术齐全,对当时的镁冶金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培育了大批镁冶金人才,同时还指导了工厂生产,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难题。

 

《镁》(第六卷)(1992年),随着有色金属需求量的增加,我国镁工业必须加速发展,为了使我国可以自主设计金属镁生产企业,他花了多年时间收集资料与相关数据,于1992年编著了这本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是我国的第一部镁冶金手册,其内容涉及了氯化冶金、熔盐电解、硅热法、炭热法炼镁,其中的有关资料、数据、图表,对镁冶金和氯化物熔盐电化学方面的生产、科研、设计、教学人员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

 

《硅热法炼镁生产工艺学》(2003年),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镁工业,《硅热法炼镁生产工艺学》诞生了,这本书用理论和研究成果回答了生产实践中的150个问题,还对原料与产品的质量提供了较详细、实用、快速的分析方法,来满足生产的要求;这本书的诞生为我国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培育了硅热法炼镁的技术骨干与大批技术人才,推动了生产,为我国成为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做出了贡献。

  

《金属镁生产工艺学》(2003年),这本书积累了他40年的教学经验,包括了各种镁资源的开发,镁化合物的生产,海水、盐湖水的综合利用、水氯镁石的脱水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并用相图分析了MgCl2——MgO在脱水过程中的行为,提供了对水氯镁石脱水过程产生的废气采用氯盐解析的处理方法回收的工艺技术条件;另外,该书还详述了MgO的氯化、无水氯化镁的熔盐电解、新型镁无隔板电解槽电解工艺与热法炼镁生产工艺,叙述了粗镁精炼方法、除杂机理与镁锭的表面处理,叙述了镁合金制备、新型镁合金的成型技术和铸件的表面处理等内容,对培养镁冶金人才来说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实用的教科书,受到海内外高校的采用和收藏。

 

他重开拓创新

 

多年来镁业界对真空硅热法炼镁的反应机理分歧较大,徐日瑶教授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他认为硅热法炼镁的反应机理,是固—固相反应(即反应物为CaO·MgO(固)与Si(固)),而且是等距离的固—固相反应机理(即硅原子在还原MgO的同时,CaO与SiO2结合为2CaO·SiO2,完成反应过程),从而给出了如何获得最高镁还原效率与硅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条件;他还提出了能预测镁还原效率和硅利用率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硅热法炼镁的宏观动力学模型,推导出了传质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综合速率方程,并用这个方程来判断在不同还原条件下的还原效果和球团在反应区内的反应深度;他率领他的研究团队花了二年时间研究出一种适用精炼粗镁(结晶镁)、熔炼废镁合金的新熔剂,它可以彻底除去粗镁及废镁合金中的非金属和金属杂质,使精镁质量达到国际ISO的质量标准。

我国镁无隔板电解槽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家下达任务后,他和团队成员在一无数据,二无设计图纸资料的情况下艰苦工作,他们设计了第一台7.5KA无隔板槽,该无隔板槽带导镁槽,且具有集镁室与电解室、旁插阴极与上插阳极,槽底向集镁槽倾斜,用隔墙将集镁室与电解室隔开;第二台在第一台基础上,做了大胆的改进,即把阴极改成了带导镁槽的框式形状,这一改动,大大提高了无隔板槽的各项性能指标,无隔板槽在上海第二冶炼厂镁车间进行了工业生产试验,历时两年(1976~1977年),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并获得了不错的研究结果。无隔板镁电解槽工业试验的成功,为我国镁工业从有隔板槽走向无隔板槽的生产铺平了道路,而且在工业上实现了110~120KA无隔槽镁电解的生产。

 

他重成果转化

 

1980年以后,以徐日瑶为首的研究团队,研究出了以白云石为原料,采用二段(或多段)加压碳化法生产轻质碳酸镁、轻质氧化镁(或轻质活性氧化镁)的新工艺,这个新工艺产量高,产品质量好;在改变作业条件下,利用该新工艺可生产十多种镁盐化工产品,这十多种产品中尤其含镁防水隔热粉,它是用生产轻质碳酸镁的废渣来生产,它具有防水、防潮、抗冻、隔热、隔音、保温、绝缘、抗辐射、抗紫外光和节能等功能,是很好的功能材料;这个新工艺无“三废”排放,绿色环保,是一个投资小、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工艺,产品远销东南亚和台湾。徐日瑶教授研究团队,利用该研究成果,设计建立了六个镁盐化工厂, 该镁盐生产新工艺与传统的常压碳化法和化学法(用酸法和碱法)相比,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经济效益极大。该新工艺不仅可用于开发白云石资源,还可用于菱镁矿与水镁石矿产资源的开发来生产白度好,含硫低,颗粒超细的产品。

采编/木子亙

推荐阅读

矿冶园|矿冶人物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