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大钧,铍金属材料专家,是我国早期铍金属制取的研究者之一。参与了国防用铍材和我国首座核反应堆用精密铍组件的研制,主持了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导航器用铍及其它领域用铍金属材料及制品的研制,多项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奖。建立和完善了铍金属材料研究及生产工艺,为我国国防军工、航天用铍金属材料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简历

1936年1月  生山东济宁,

1940年        随家由山东迁居北京

1947年9月  就读北京五中,

1949年2月  初就读北京四中,

1953年7月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学习俄语。

1954年10月 联乌拉尔工学院,学习有色金属冶金专业,

1959年6月  毕业分配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

1965年      由北京来到了宁夏大武口宁夏有色金属研究所,

1997年8月  退休。

 

我国早期金属铍制取的研究者

 

1959年,聂大钧从苏联学成归来,随后服从组织安排转入有关铍的试验专题,为了更好的了解铍的相关知识,他阅读苏联翻译的少量英语资料,利用研究院组织英文突击班的机会,重拾英文,阅读国外的专著和技术文章,眼界大开的他意识到我国铍事业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之后,在国务院专家局咨询回国留学生对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时,他毅然表示,尽管所学专业不完全对口,但铍是国家建设必需的材料,他愿意为铍的研究一直工作下去。

 

1960-1963年期间,他参加了高纯氧化铍的扩大试验及小型试验性生产和提高镁还原法研制金属铍纯度的试验,1963年接到制备高纯金属铍的任务,聂大钧与全组同志争分夺秒,严格控制技术条件,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学习苏联的经验,用真空蒸馏法制出了国家急需的高纯金属铍。

 

我国铍金属材料的艰苦创业者

 

在我国铍金属材料的艰苦创业期间,聂大钧等人从繁华的首都来到了不毛之地,百里戈壁、疾风如箭,考虑到铍的防护和保密的需要,另建了一座几百平米的铍实验室,而他们则被安置在冶金部一家选煤厂废弃的旧址,住的是半截儿埋在地下的窑洞,四周是连绵的沙丘,风沙不知疲惫地抹去他们行走的痕迹;经常袭来的沙尘暴使他们晚上睡觉要戴着口罩,有一年的秋天半夜里刮沙暴,沙粒拥着骆驼刺冲到屋里来,惊醒了沉睡中的工友,他们急忙将草扔出去,用木棍将门顶住,一个工友发现地上有一团黄乎乎的东西,用脚踢了一下,这团黄乎乎的东西突然蹿了起来,谁喊了一声野兔!顿时屋里沸腾起来,因为工厂周围没有树木,没有商店,生活必需品只能从外地运来,几个月都难见到蔬菜,更别说野兔这样的美味了,第二天野兔就成了一道佳肴。

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地处偏远,才使这个团队在文革开始之时,周围地区开始“武斗”的情况下,仍能坚持上班,夜班的同志把走廊的门用铁丝捆紧,坚持试验。正是由于这种正直,坚持的精神,使氯化一电解试验专题得以完成,在国内首次成功制得结晶状无水氯化铍和鳞片金属铍。铍的纯度达到文献报道的国外类似水平。

 

艰苦的生活生产环境没有消磨掉聂大钧为国防军工事业服务的使命感。国家要研制“两弹一星”,急需稀有金属材料,形势紧迫,他和工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研制一种有特殊用途的铍材,由于缺乏必要的加工设备,只能在厂里制粉、装粉,然后乘火车到北京成型,再到宝鸡进行烧结,最后运回厂里加工。尽管这样,他们也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出色的完成了国防军工任务,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提供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铍材。成功研制出风云一号卫星用铍摆镜,达到了国际同类卫星水准,填补了我国航天遥感的空白。

铍金属材料研制的总工程师

聂大钧对铍的事业一往情深,作为铍金属材料的总工程师和铍金属材料的专家,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无论是作为普通的技术人员还是作为领导都在低调的亲力亲为。在国防核技术用铍材的研制过程中积极查阅国内外资料提出自己的建议,1981年4月的第一次铍合金专业会议以后,聂大钧同志全面主持了铍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每次接到任务后他都认真组织,精心布置,总结提出任务的要点难点,以及各工艺环节的注意事项。他经常到班组参加制粉、热压、机加等工序的实际操作,学习有关铍粉末冶金的实际知识,在各种铍材的研制过程中对工艺的各个环节都认真把关,力求避免研究工作中的任何纰漏,促使研究工作正常进行。

 

在他的主持下,聂大钧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国防核技术用铍的研制、核反应堆用精密级组件的研制、微型反应堆用铍组件的研制等国防用铍金属材料的研制,保证了国防核技术的用铍,同时使使我国铍材加工业从实验室规模过渡到了半工业化规模;除此之外,他还主持完成了惯性器件用铍材的研制、铍镜的研制等航空航天用铍材的研制,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铍金属材料发展的贡献者

由“六五”到“八五”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聂大钧根据国家国防、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对铍金属材料要求,及设立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的要求提出了铍材料性能升级研发的方向与设想对应于专题任务的要求,提出了配备重要仪器设备的规划,主持引进了多项基本工艺与检测设备;通过三个五年计划国家对惯性器件用铍材研制专题的大力支持以及精密惯性导航系统工程,建立起了新时期铍材物理冶金与微观材料检测的技术与设备系统;完善了铍金属材料的工艺体系,这是铍以至其它材料及以深入科学地进行的长期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他呼吁领导部门对科技人员流失的现象采取措施;建议对技术人员进行外语培训;举行科技年会,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鼓励科技人员进行对外交流;为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供条件。

 

应时著述淡泊名利的工作者

 

1972年他和方世京同志对国外铍材料研究及应用情况做了一次全面的资料调研,以此为基础撰写了《铍的应用》一书,由冶金工业出版社于1973年出版,1975年与马福康合写了 《铍》 一书,由冶金出版社出版。 提供了其后相当时期内了解铍冶金加工及应用情况的主要参考资料。1978年撰写了“铍的国外近况”,发表在有色金属1978第二期。聂大钧曾应邀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冶金卷、冶金百科全书、化工百科全书、稀有金属手册等有关铍条目的撰稿,还主持了中国材料工程大典铍章节的编写。为纪念建所三十周年,会同孙本双等同志编译出版了《铍工艺进展》文集。

 

聂大钧同志做为一名技术干部,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工作中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力戒虚言妄说,在技术讨论中积极参加百家争鸣,力求在集思广议中贡献自己的见解,但在行政事务中则常常因为不了解情况而放弃了发言权,由于自认缺乏行政兴趣和能力,曾自愿请辞研究所副所长职务。他淡泊宁静,不怕铍毒,努力学习,默默工作,他始终不渝的信念就是:铍是国家需要的材料,关于铍,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的责任,就是在铍的领域,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努力赶超世界水平。

来源:邓绍玺

采编/木子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