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康,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信息化科学院院士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我国铍金属材料专家。他多年从事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材料的研发,主持和参加了核工业和航天铍材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并建成了我国重要的铍材基地。他研究的铍材成型和烧结工艺及真空热压直接成型工艺及时解决了国防工业的急需。他研制的反应堆零功率用铍和反应堆用高精度铍组件的研制,填补了我国反应堆工程用材的空白。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多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人物履历

 

1935年2月18日   生于天津市。

1955年9月-1957年7月  前苏联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现为以叶利钦命名的俄罗斯联邦大学)学习。

1957年8月-1961年2月  前苏联莫斯科斯大林钢铁学院(现为莫斯科国家钢铁与合金大学)学习。

1961年7月-1966年9月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曾任粉末冶金研究室技术主任。

1966年9月-1984年4月  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研究所工作,曾任室主任、副总工程师及厂、所长兼总工程师等职。

1984年4月-1993年2月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任院长。

1992年    当选为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2年2月-1995年9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教育局局长。

1995年    当选为国际信息化科学院院士

1995年9月-2000年12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1995年9月-2005年8月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鑫欧科技发展公司副    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9年    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2005年8月-      北京康博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研制我国核武器用铍材

 

1966年,马福康被调往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从事钽、铌、铍等稀有金属的研发与生产。1969年,他开始参加并负责核武器用铍材的研制工作,他全身心倾注到祖国的科研事业当中,解决了铍材的成型和烧结工艺,促成了铍在我国核武器方面的首次正式应用,在提高核武器的爆炸能力,节约核材料的单位用量方面作出贡献,受到表彰。他参加真空热压直接成型工艺制取该产品的组织工作和产品质量改进工作,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马福康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参加和组织了“49-3反应堆零功率用铍” 和“49-3反应堆用高精度铍组件的研制”,前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者性能达到并超过了设计标准和美国MTR(材料试验反应堆)用铍技术条件,并获原冶金部新材料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成果的完成,在我国形成了亚洲最大的金属铍加工基地,标志着我国材料试验反应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马福康对我国铍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对铍材重大科技成果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奖给为发展我国科技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证书。

 

专注于稀有金属事业

作为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和研究院的厂院长兼总工程师,马福康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使企业不断前进并开始了与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的探索。1982年,马福康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候选人重点培养。但是在行政工作与科研工作之间,马福康还是更倾向他所挚爱的科研工作;长期从事铍研究的他受到铍毒性的侵蚀,身体健康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他仍希望从事具体的科技工作。

 

1984年,马福康被国务院任命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执掌有色金属总院“将印”八年来,马福康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他组织完成了以递减事业费和推动科技面向经济建设为主要方向的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了“院下设所”的组织结构;提出以新材料为主,建设科研—开发—经营型研究院的指导方针;申报组建了国家半导体材料工程中心和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完成了国家有色金属和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和验证工作。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他的带领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获得上级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1988年,他获得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奖状。

 

近二十年来,马福康共主编与合编专著及译著4本,独立和参与撰写的论文近百篇,主要有《等静压技术》(1992年)、《铍》(1975年)、《钽与铌》(1997年)、《介观力学及材料的计算机设计》(2002年)。马福康教授参与组织编译的俄罗斯科学院冶金及材料学研究院编著的《金属二元系相图》已正式出版。

 

搭建中俄科技交流桥梁

 

早年留学苏联和多年卓有成效的科研经历,让马福康既收获了丰硕的学术科研成就,又结识了一批在俄罗斯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并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基于此,马福康又开始以民间的视角关注着中俄的科技交流,不遗余力地为中俄之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运筹策划、牵线搭桥。他多年的经营,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

 

1990年,马福康与俄罗斯科学院梁基谢夫等院士倡议组织了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中俄新材料工艺研讨会”,并任首届中方筹委会主席和而后多届的副主席。2009年在我国嘉兴召开了作为庆祝中俄两国建交60周年活动之一的第10届研讨会,马福康被双方组委会授予了突出贡献奖。经过近20年的持续努力,研讨会已成为中俄两国科学技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拓展两国冶金材料领域合作

 

马福康创建了北京鑫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莫斯科的俄中高科技(RCHT)公司,出任了北京康博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推荐了上百项先进而实用的技术成果,签署了50多项协议;为中国引进了多项具有世界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项目;从俄罗斯引进的总投资近13亿人民币,年产1000吨的多晶硅项目已在四川乐山投产,成为中国首家形成千吨能力的主要电子工业原料生产企业;还有目前在宜昌在建的中俄联合设计年产1500吨多晶硅的生产线以及在内蒙建设的神舟硅业1500吨多晶硅厂,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2007年,在马福康先生的倡导下,中国铝业同俄罗斯ARICOM公司签署了在中国佳木斯市利用在阿穆尔州开采的精矿建设海绵钛生产厂的原则协议,这一项目的成功建设将成为两国合作开发利用俄国远东资源的标志性工程。

 

为表彰马福康在拓展俄中两国冶金学领域合作中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的指令,马福康获得了俄罗斯对外国友人最高荣誉奖章-友谊勋章。俄罗斯驻华特命全权大使谢尔盖·拉佐夫在授勋仪式上发表讲话说:“这枚勋章是对马福康先生为发展我们两国之间科技领域及冶金领域合作所做出贡献的高度评价的证明。”大使评价说:“马福康教授是一位在创建中国的行业基础科学及作为学者和实践家为发展中国的冶金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

来源:北京康博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采编/木子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