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冠森,材料科学技术专家,是我国超导材料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致力于新型镁合金、铝合金和贵金属材料及低温铌钛超导材料研究,多次获部科技进步奖。开拓高温超导材料研究,研制出国内第一根1米长高温超导实验电缆,被评为199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在实用超导材料的制造工艺和应用性能研究上做出重要贡献。

走进有色金属科研

 

1961年因苏联专家撤退,冶金部要求有色金属研究院派技术组赴哈尔滨101厂,协助研究航空用大型变形镁合金材料生产工艺技术问题;主要解决连续铸锭严重偏析现象,他为该技术组熔铸专题负责人。驻厂一年期间,与生产人员一起劳动,深入调研,通过改进合金配料和连铸流槽方案,消除铸锭Mn-Al偏析。

 

1970年5月,他代表有色金属研究院参加北京市705攻关会战。在半年时间里,奔走于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北京市钢铁研究所以及火箭制造厂之间,深入“东风五”(DF-5)大型火箭铝合金壳体焊接加工现场,调查研究壳体焊缝开裂原因。通过设计配制多种焊料合金,解决火箭壳体焊缝开裂的问题,为攻关会战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他还从事新型镁合金的研究,并主持研制开发成功高纯氢净化用钯银合金管,钢笔尖用锇铱稀贵金属代用品和铱坩埚代用品等项目。

 

投身低温超导材料

 

从1969年末起,他把研究目光转向世界高新材料科学前沿——实用铌钛超导电材料。提出要从高起点切入,在开发超导材料的同时,配合建立低温源和低温超导性实验室;他努力专注铌钛超导材料的熔炼铸造、变形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设计制造了相关超导加工专用设备,配合铌钛超导材料的批量试制生产,批量试制的多规格NbTi超导材料,陆续提供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海军712研究所等单位开展超导应用研究。

 

1983-1985年,应R. W. Boom教授邀请,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应用超导性研究中心,参加超导低温材料性能研究,负责大型超导储能工程中以铝代铜的可行性研究项目。他首先设计制造了一套全新的实验装置,能够在4.2K下进行金属疲劳实验,并能即时测量低温电阻数值。利用新装置测得的大量数据发现,经过不同处理的纯铝,在4.2K低温下呈现出特殊的疲劳电阻规律。提出通过特定工艺处理,纯铝可以在大型低温超导工程中,用作复合超导体的稳定化材料。

为863新材料工作

袁冠森从美国回来以后就参加了1986年国家首批高技术863新材料研究计划,主持“航天用新型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和“快速凝固材料及技术”专题,并分工负责铝锂合金研究课题,组织协调国内四个院所开展快速凝固A1-Li合金材料研究。他负责的“快速凝固高强A1-Li合金”课题,通过改革传统工艺,采用真空/氩气保护感应熔炼法(I/M)和快速凝固制粉(RSP)的粉末冶金法(P/M),取得了新的研究数据,做出了贡献。

 

1987年他晋升为“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 (教授)”,任有研总院钛合金研究室主任,兼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形状记忆合金委员会主任。在那期间,他在院内着重促进以钛基为主的多种形状记忆合金应用研究,建设完善形状记忆合金生产线。牙齿弓形丝等记忆合金产品在国内获得良好声誉,并有部分销往国外,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他组织国内和国际形状记忆合金学术交流,协调各高校和各院所的形状记忆合金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

 

开拓高温超导材料

 

1992年,有研总院决定联合分散在全院各研究室的铜氧化合物高温超导研究力量,组建“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任命袁冠森为中心主任,提出“促进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为发展我国的超导材料科学技术做出贡献”的奋斗目标。

 

在随后八年里,他全身心致力于实施有研总院提出的奋斗目标,致力于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1994年,他提出“高温超导材料学科的发展及建设概略”报告,受到有研总院赞许和支持。1996年开始筹建“超导材料工艺实验室”新厂房,于1997年落成使用;研究中心工作得到全面发展,涉及高温超导粉体、块材、靶材、薄膜、线带材、超导磁体、电流引线、超导电缆等各种实用高温超导材料及相应的超导性测试领域;新建工艺实验室厂房,扩大了实用超导材料试制能力。

 

九十年代,他组织研制的铋系高温超导材料,在国内合作制成第一根一米长高温超导实验电缆。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供稿

 

人物简历

 

1935年2月     生于上海。

1953-1958   清华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本科学习。

1958-1970  有色金属研究院从事镁铝轻有色合金、贵金属精密合金及其代用材料研究,1962年起任合金研究室的研究组组长。

1969-1983  主要从事低温铌钛超导材料工艺和性能研究,1978年起任203研究室副主任。

1983-1985  应邀赴美国Wisconsin大学的“应用超导性研究中心”,从事超导低温材料物性研究,课题负责人。

1986-1995  参加国家高技术863计划的新材料领域研究工作,主持“航天用新型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和“快速凝固材料及技术”专题。

1986-1992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钛合金研究室主任,兼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形状记忆合金委员会主任。

1991-2000  国家超导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2-1999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主任。

1996-2000  国家高技术863计划的超导专项中“钇系高温超导块材及应用”和“新型高温超导带材”两个课题负责人。

1999-20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 “超导科学技术” 项目 “高温超导单畴准单晶制备技术的基础研究” 课题负责人。

200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切轧制对高温超导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影响” 课题负责人。

2000-2005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超导材料研究中心顾问总工。

200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切轧制对高温超导材料显微结构和性能影响” 课题负责人。

2006年起   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技术经济咨询委员会委员。

采编/李桓

推荐阅读   

【矿冶人物】宁远涛:贵金属合金材料专家 

【矿冶人物】陈登文:矿物工程设计专家

【矿冶人物】张振民:有色金属冶炼冶金炉专家 

【矿冶人物】金展鹏:轮椅教授,中国的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