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不久的第14届全国矿床会议上,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获得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今年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是一位深深扎根于祖国大江南北的地质工作者,他为我国的找矿工作、成矿预测、区域成矿理论研究等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年少有,梦想起飞


       陈毓川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的一个职员家庭,3岁时随全家逃难到上海。由于长兄是地下党员,长姐也热切投身革命,少年陈毓川深受影响。上海一解放,刚上高中的他便第一批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也是从那时起,他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为国、为民、为共产主义目标奋斗的理想,也伴随了他一生。

1952年,陈毓川考入南京大学地理系,第二年被选送去苏联留学。195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苏联顿涅茨克工学院地质勘探系学成归来,被分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郭文魁先生的带领下从事矿床研究工作,真正踏上了探索地质科学奥秘、打开矿产资源宝藏的艰辛旅程。

(1956年8月,陈毓川在高加索野外实习)

 

工作不久,陈毓川随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朱效成考察了广西大厂锡矿。虽然与大厂的第一次会面有点走马观花,但大厂作为陈毓川在国内接触到的第一个矿床,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1960年6月,陈毓川再次踏上了大厂的土地。这次,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过客,而是一个真正的探秘者——他要对大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寻觅、发现这个古老矿山新的秘密。

他像一个刚刚获得新玩具的孩子,一刻都不愿意放下对未知的探索。天晴,他上山跑地表,雨天,他改下坑道;为了省时间,观察、描述、采样同时进行。下坑道是个比较辛苦的活儿,从坑口走斜井下去,到底层的垂距是200米,每次背着满满一大兜样品走上来都是一身大汗。

虽然辛苦,但坑道却是陈毓川最喜欢的地方,总感到看不够,看不完,他觉得各种地质现象背后无数的奥秘,像磁石一样让人难以自拔。一般,他吃了早饭就下去,下午四五点钟才上来,晚上再整理标本。别看每天都累得像散了架,但一觉睡过,早晨又变得充满活力。

陈毓川在大厂待了5年,这5年中,他完成了6份报告: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特别是提出龙头山深部找矿远景区及粤北陆块北缘马关—文山一带找锡远景区的预测,经20世纪70年代地质勘查工作都找到了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1981年,陈毓川(左五)在广西大厂矿区与工作团队合影)

1980年,由于承担国家科委设立的个旧—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研究项目,陈毓川时隔15年重返大厂。通过从四维时空角度研究大厂矿带的成矿规律,项目组建立了大厂矿带的区域成矿模式,进一步开展了成矿预测,并出版了《大厂锡矿地质》专著,在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对于陈毓川而言,大厂是个与青春、理想无法割舍的地方,更是他的地质之梦诞生与飞翔的地方。


磨练中成长,“新概念”指方向


      1965年,陈毓川等在江西东乡枫林矿区配合铜矿会战,与同事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验证了钨在硫化矿床氧化带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含钨铁帽的成因,由此确定了一种铜钨共生的新的矿床类型

然而,1966年7月底,政治风云彻底破坏了陈毓川的科研轨迹。他被迫中断了对江西东乡枫林铜矿的进一步研究,戴着野心家、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黑帮分子等帽子,度过了黑暗混乱的5年,直到1971年7月地科院革委会落实中央“抓革命促生产”批示将他从干校召回,才获得了重新搞科研的机会。

 

1972年至1976年,陈毓川作为地矿所、华东地质研究所联合研究队队长,组织、领导了由17个单位、近200人参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唯一的地质领域科技攻关项目——《华东(宁芜)火山岩地区铁、铜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研究》,研究并提出“宁芜玢岩铁矿成矿理想模式”——这也是国内外第一个区域成矿模式。这一项目成果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掀起了地质界的“火山热”,后来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更重要的是,自此之后,我国区域成矿模式的研究工作得到很大发展,成为指导区域找矿的一盏明灯。

1979年,在程裕淇院士的率领下,陈毓川、赵一鸣与程老共同发表了有关“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的第一篇论文《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这也标志着这一矿床新概念的诞生


为国家发展服务,是其一生的使命


      许多人并不知道,在中国地质行业的不少大事件中,陈毓川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曾同时担任地质矿产部地矿司司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全国黄金地质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等职务,担任过原地质矿产部的总工程师、地质调查局局长,还在退休后连续组织实施了8个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并与36位院士联名提交给国务院一封题为《对地质工作情况的反映及建议》的信,促成了2006年1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正式发布

2006年起,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了多项重要国情调查,其中的一项便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以此摸清煤炭、铁、铝、金、铜、铅锌、银、钨、稀土等25个非油气重要矿产资源的家底。

 

直到2014年,这项集合165个单位、3700多人心血的重大项目进入尾声。也是在那年夏天,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了参与这项工程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陈毓川院士成为4位获突出贡献奖中的一位

陈毓川院士共出版专著20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199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4年获工程科技奖;2009年获科技部授予的“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称号。


老骥伏枥,在千里


       80多岁,对于大多数的老年人而言应该是享受安逸的晚年,可陈毓川院士仍然像个陀螺一样,一刻都停不下来。宏伟的目标和满满的工作,让他忙碌着、幸福着。

全国矿产潜力评价工作尚未结束,陈毓川院士即高瞻远瞩地组织启动了“中国矿产地质志”的研编工作。这是一项全国性的、里程碑式的系统工程,要总结近百年来我国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他深感责任重大,为了项目的顺利开展,尽管八十高龄,还在不同场合进行了十多次汇报。

陈毓川院士说:“我们是奔着国家需要去干工作的,这是我的终身目标,也是我们地质工作者所奔向的目标。

陈毓川院士很庆幸生长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翻天覆地、充满变革的时代。他很高兴自己亲历了新旧中国的历史转变,见证了新中国一步一步走向文明、富强,而其中最大的幸福是,他始终在与许多有着共同理想的人并肩战斗,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着有益的事。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采编/杨小乔

 

  

推荐阅读

【矿冶人物】翟裕生院士:裕慰苍生,地矿赤子

【矿冶人物】崔崑:特殊钢,特殊人,非凡的人生

【矿冶人物】段宁院士:中国清洁生产奠基人

【矿冶人物】院士钱易:科学家,也是教育家

【矿冶人物】院士刘鸿亮:火炬手里最懂环境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