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拟推荐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项目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1月11日-2019年1月17日。那么被推荐的项目都有哪些呢?


01中国及邻区大陆板内火山作用


该项目以中国及邻区古元古代以来大陆板内构造—火山岩浆作用性质及演化历史为主线,重点聚焦大陆—超大陆构造与大规模火山作用关系、中亚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大规模火山活动性质及与大陆形成—裂解的关系、等国际地学前沿重大基础课题,展开长期、深入和系统研究,取得了多项具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

项目首次提出天山及相邻地区广泛分布的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并与同时代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和花岗岩共同构成“天山—塔里木(中亚)大火成岩省”;首次建立有效区分大陆玄武岩和弧(岛弧+陆缘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准则和鉴别“含矿”和“不含矿”大火成省的地球化学标志;提出华北克拉通上分布的古元古代晚期岩浆岩和中国若干古陆块上分布的新元古代中-晚期火山岩均产出于陆内裂谷环境,分别与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有关;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性质的时空迁移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有关。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02黄土高原特大型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瞄准“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中晋陕蒙能源基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国家目标,聚焦特大型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历经30年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在探索特大型矿区生态受损与退化的机理、恢复与重建的模式、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该项目深入揭示了黄土高原区特大煤矿区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为人工剧烈扰动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研发了黄土高原特大型煤矿区地貌重塑与土壤重构技术。创新了黄土高原特大型煤矿区植被重建与生物多样性重组技术。构建了黄土高原特大型矿区“矿-农-城”复合系统三生空间景观格局优化技术

 

项目已建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示范区4万余亩,综合效益显著;建立了第一批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累计培养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硕士博士160人,培训基层技术与管理人员1万余人。

 

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区、内蒙古草原区等100多个矿山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程中,为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绿色矿山建设、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等提供了可借鉴的本土化模式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03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该项目针对我国土地供需压力及耕地短缺,面对沙地科学整治材料、技术缺失等问题,在毛乌素沙地经十余年科技攻关与工程应用。

项目揭示了砒砂岩与沙结构互补特性,首次将砒砂岩作为与沙复配成土的新材料。探明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节水-固沙机理,建立了沙地整治的“土体有机重构”新理论。

 

项目研发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核心技术、适于复配土体的节水保肥综合管理技术、具有抗逆性的复配土体固沙技术。研发了沙地整治决策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创建了砒砂岩与沙复配造田工程模式。累计建成现代化农业种植示范基地13.56万亩,直接经济效益约25.9亿元,多领域辐射推广200多万亩。

 

新增耕地已纳入自然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为建设用地提供置换指标,为落实《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等国家政策提供了科技支撑,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推动我国沙化土地整治及行业科技进步有积极引领作用,对坚守耕地红线,实施占补平衡政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04、华北地热成矿模式、找矿突破与清洁供暖


该项目以开发地热清洁能源、助力节能减排、减轻冬季雾霾为目标,聚焦“采灌均衡、取热不取水”可持续开发,历经9年产学研联合攻关,实现了地热勘查开发重大突破。

该项目提出了华北主要热储类型四元聚热地热成因机制,发展了中低温地热资源成因理论,为找矿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项目建立了开放-对流-腔管状型等三种地热田成矿模式,揭示了不同类型地热田地热水可更新能力、热储层空间赋存规律,明确了找矿方向;创建了“V”型构造等不同类型地热田的找矿模型,为寻找新的地热田和地热定井提供了靶区定位依据;提出了“采灌均衡、取热不取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动态计算方法,突破了传统的静态资源量评价方法,实现了地热资源可持续开采量的准确计算,为大规模利用地热能清洁供暖提供了示范引领;研发了高温高压复合钻进和砂岩热储回灌技术,大幅提高了钻效,解决了地热尾水回灌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与此同时,项目发现了北京东南城区、天津王兰庄、河北牛驼镇、山东济南等100余个大中型地热田,成功钻获2000余眼地热井。京津冀鲁2017年地热供暖面积达1.5亿平方米,替代燃煤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56万吨、二氧化硫8万吨、粉尘4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为减轻冬季雾霾、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05、中国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综合评价与找煤工程应用


本项目围绕着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聚焦制约找煤突破的煤炭聚集赋存规律和绿色安全科学开发的关键地质科学问题,在煤炭地质理论、综合评价方法和找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项目系统建立了我国含煤地层多重划分对比体系创建了基于层序地层及其可容空间变化控制的聚煤模式,全面提升了对全国赋煤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的认识,构建了煤炭质量六级等级划分体系,为煤炭资源预测评价和科学找煤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充分的科学依据。

 

项目研制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科学开发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创建了全国“三带六区四级”煤炭资源综合区划方案,建立了基于环境承载力的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科学评价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潜力及环境效应。

 

项目凝练出全新煤炭资源预测理论,提出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从煤田、省(区)、全国三个层面开展煤炭资源预测和潜力评价。共圈定预测区2880个、总面积42.84万 km2,预测资源量3.88万亿吨,重新厘定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90万亿吨,比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源量增加3300亿吨。

 

项目创建以层序地层和聚煤规律为基础,控煤构造样式为指导,地质物探等多元信息GIS分析为手段的系统找煤方法。研发了新的煤炭资源数据模型,建立了煤炭资源信息系统,为我国能源工业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序、科学和动态数据。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06、盐碱地暗管排盐工程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


该项目针对我国盐碱土地治理工程技术需求,基于暗管排盐工程装备受制于国外垄断的形势下,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型开沟铺管成套装备,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了5套暗管排盐关键技术,制定了《盐碱地暗管改碱技术规程》等10项行业、地方与企业技术标准;研发了技术管理全国共享云服务信息平台,为规模化工程化改造盐碱地提供了一种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建立了一套国产化装备、技术与标准体系,用10余年时间追赶上了国际100多年的技术积累,基本进入并跑阶段。

项目已在山东等7个省(市、区)推广应用30万亩,引导投资20亿,新增耕地6万亩,年度新增粮食产量3万吨,经济效益50亿元。在耕地保护、资源保障、惠及民生方面社会效益显著,成为推动行业经济技术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上亿亩盐碱土地治理,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07、全球资源环境卫星遥感区域观测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紧密围绕国家资源能源和环境安全重大需求,通过技术整合、联合攻关、自主创新,突破全球大区域卫星遥感观测应用技术境外无先验知识背景统计分析技术和基于国产卫星遥感数据资源环境要素快速提取技术,首次实现全球多尺度资源环境卫星遥感解译数据全覆盖和“一带一路”地区大型/超大型矿床多期遥感观测形成全球不同比例尺的资源环境解译图件和数据。提出全球沉积型铜矿床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和二叠纪,东欧地台有活动迹象等若干新认识,研建了“全球巨型成矿带重要矿产资源与能源遥感专题产品生产系统”服务系统。

通过技术创新,该成果编制全球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解译图件近1000幅,圈定112个找矿远景区和142个找矿有利地段,带动1.43亿元人民币的境外勘查项目投资,发现大型矿床3个、中型铁矿3个,有3处已进行规模化开采,总计经济价值达430亿元人民币。

 

项目给“走出去”企业400余名技术人员培训,为20多家“走出去”企事业单位在境外的工作部署、投资决策和野外勘查等提供服务。显著提高了我国企业境外矿产勘查效率,提升了我国在全球资源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了国产卫星技术走出国门。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08、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与绿色开发技术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国首个被批准的国家级能源基地,其资源潜在价值约占全国的30%,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约束是制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瓶颈。

该成果属于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学科领域。创建了地下水与植被生态耦合模型及风险防控技术,发展和完善了水文地质理论;建立了基于生态约束的地下水勘查与评价方法体系探明33处水源地并建立了基于伦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平台;从含水系统和水流系统角度,揭示了下水系统的采动响应机制;研建了严重缺水区高效取水技术,解决极度缺水区人畜用水,支撑服务陕北老区脱贫攻坚,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大型能源基地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尽管各项目主攻领域及关键技术差异显著,但其重要战略意义无须多言,未来谁能够获得最终的奖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采编 | 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