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9月中旬,孙中山先生到山西视察期间,提出了“以平定煤铸太行铁”的工业强国思想。在其影响之下,保晋公司(1907年12月—1937年7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民族资本经营的时期。保晋时期煤矿的发展和壮大为阳泉现代采煤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阳泉市内的保晋文化园

 

“以平定煤铸太行铁”

       阳泉煤炭资源的开采年代约始于宋代以前,而有确实记载的则是在元代。到了明代,这里的采煤业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清末,阳泉当地的小煤窑已达到十几座,煤炭已成为手工作坊和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原料和燃料。当时的平定和盂县是煤炭的主产地,星罗棋布的大小煤矿使煤炭资源得到了普遍开采和利用。

 

       1905年正太铁路开通,为阳泉煤炭的开采和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1906年,平潭站东移沙江口建成阳泉站。由此,煤铁业的兴盛带动了商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1907年阳泉开办了保晋公司等多家开采煤炭的私营公司,逐渐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1912年9月18日—21日,孙中山先生来山西视察期间,曾来回两度途经平定(阳泉)。他看到当时境内简子沟至赛鱼大小煤窑星罗棋布,感慨万分。当沿途听到陪同人员介绍了山西的情况和看到阳泉境内铁路沿线丰富的煤铁资源,尤其是亲眼看到沿途坑口工人繁忙的工作场面后,孙中山先生曾在简子沟、铁炉沟(旧机厂)等处煤厂下车,亲自查看生产情况,看望正在干活的煤矿工人,询问矿工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阳泉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新的工业发展思路。他在此与陪同的各界人士的交谈中,提出了“以平定煤铸太行铁”的工业强国思想。

 

       孙中山在太原的考察中,再次强调:“此次到山西,见山西煤铁甲天下。方今钢铁世界,有铁有钢可以自制武器,即能争雄于世界。兄弟拟在山西设一大炼钢厂,造制最新武器,以供全国扩张武备之用,要求军界诸君赞成。”他又言道“以平定煤铸太行铁,将来可操全国实业界的牛耳。”孙中山在经过平定时,在火车上再三地讲:“山西以素称闭塞的省份,且有开赋之煤铁资源,山西前途不可估量”。当他看到阳泉煤铁矿藏量很大,十分高兴,对阳泉乃至山西的实业发展提出了远景规划:“以平定煤铸太行铁,发展山西,支援全国。”

孙中山与阎锡山

       民国初年,阳泉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有100亿吨,煤种多,煤质好,开采量大。整个太行山地区的铁矿石资源又十分丰富,可以以平定生产的煤炭和太行山地区生产的铁矿石为原料铸造出大量的钢铁系列产品,发展山西工业经济,支援全国经济建设,从而确立阳泉在全省乃至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地位。

 

保晋公司

       在孙中山“以平定煤铸太行铁”的工业强国思想的影响下,保晋公司(1907年12月成立至1937年7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民族资本经营的时期。

 

       1920年,保晋公司创办了保晋铁厂(即阳泉铁厂),建立高炉,用较先进的技术工艺炼铁,结束了用土坩埚炼铁的历史。同时,保晋公司设立平定、寿阳、晋城、大同四大分公司,在省外获鹿、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设立销售分公司,销售网络棋布华北大地。保晋公司的发展壮大,揭开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序幕,激活了山西的煤铁业和机器制造业,其规模和影响在山西近代史上独一无二,也使阳泉近代煤铁工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保晋铁厂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0)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光绪三十一年(1905)大仓喜八郎创建的本溪铁厂构成了我国三足鼎立的现代化冶铁态势。

 

       保晋公司时期,在阳泉开办大小煤矿达五十多处,仿效西法,扩大生产,建设大型煤矿,到1919年保晋公司在阳泉达到了六个煤矿和一个工厂的较大规模,矿区面积达到39公里。当时简子沟矿厂为第一矿厂,开采较早,规模较大,技术设备较好。1916年该厂日产量就已达到了200余吨,到1919年该厂日产量达到了千吨以上。简子沟矿厂成为当时采用机械提升煤炭、应用皮带化流程选送煤炭、用蒸汽机发电等机械化利用较早、采煤选煤生产较为先进的煤厂。此外,第二、三、四、五、六矿厂的采煤机械和工艺在当时也是较为先进的,煤炭产量很高。

 

       阳泉的采煤业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肯定的说,保晋时期煤矿的发展和壮大为阳泉现代采煤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孙中山“以平定煤铸太行铁”的工业强国思想的影响下,阳泉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及其衍生产品,形成了工业“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力的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而保晋公司当年创办的格局在此后相当的时间里也一直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来源:回头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