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对于张兴钤院士来说,是一份工作,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生追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过种种磨炼与洗礼后,张兴钤院士的科研人生更加散发出熠熠光辉。

艰难困苦,不放弃求学热情

       1921年,张兴钤院士出生于河北武邑。那时,由于家道中落,在全家七个孩子中,只有成绩优秀者才可以入学,张兴钤院士便是其中之一。或许是因为他的求学从最开始就带着家人的期望,在小学至初中期间,张兴钤院士读书十分刻苦。然而,1935年,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再也无法负担他的高中学业,正值年少的张兴钤院士不得已放弃了由高中升入大学的深造之路,而是考入了天津河北工业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高职部机工科。

       1936年夏,张兴钤院士因辍学离开了天津,考入了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然而,此时日本侵略势力已进入中国,各界抗日呼声日益高涨。正是在这一时期他逐渐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的暴行,为了不做亡国奴,在日军攻进上海时,年轻的张兴钤院士与同学决定放弃学业、投奔陕北,但历经周折,还是未能如愿。最终,他在同学和叔叔的资助下,于1938年考取了武汉大学矿冶系,师从著名冶金学家邵象华教授,开启了他的科技救国之路

       1942年,张兴钤院士从武汉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在工作中,他始终注意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并挤出时间阅读三联、生活等进步书店的书籍,从思想和业务两方面提高自己。1945年,张兴钤院士考取了公费留学,从此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

学业有成,心系于祖国发展

       赴美之初,张兴钤院士曾在底特律的一家钢铁厂实习。这里一派繁荣的景象与当时国内的境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禁使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为了更好地打下基础,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知识,他来到了科士理工学院刻苦攻读,并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后来,他又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奖学金,师从高温合金专家格兰特教授,从事蠕变机理研究。

图为张兴钤院士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宿舍

       在导师的指导下,张兴钤院士经过潜心钻研,探明了晶界滑动和晶粒形变的协调形式,找到了晶粒形变的特点并给出科学解释,通过对晶界裂纹的形成和传播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晶界断裂的机制。其8篇高水平论文的公开发表,奠定了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了解多晶材料力学作为研究的基础,为建立半定量或定量的关系式另辟蹊径,对发展高温合金及后来的超塑性和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全球金属蠕变理论公认的基础性工作,其成果被广泛利用

       事业上的成功为张兴钤院士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改变科技报国的初衷。1955年6月,张兴钤院士与其他留学生同学们一起,在与美国政府的阻挠势力斗智斗勇后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途。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后,国内欣欣向荣的建设局面令他无比振奋,他很快便应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柯俊教授之邀,投身到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的筹建工作中

1961年,张兴钤院士在北京钢铁学院指导金属物理教研组老师进行金属分析

       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新筹建的专业来说,很多内容都没有现成的教材,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张兴钤院士经常晚上准备讲义,早晨送去油印,白天给学生授课。此外,他还带领教研组的年轻同事在讲义的基础之上,编写了我国金属物理专业最早的通用教材《金属及合金的力学性质》,后来,这本著作相继被国内多所高校采用。

一纸调令,隐姓埋名数十载

       1963年,就在张兴钤院士的教学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候,一纸调令却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0世纪60到70年代,是否拥有核武器已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年轻的中国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打破核垄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突破原子弹技术难关,加强国防自卫力量。当时,中央决定从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选调为数众多的技术骨干参加青海草原上的大会战,张兴钤院士便是这次大会战中的“战士”之一。

       来到青海,张兴钤院士与同事们最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然而,他并不在意条件的严酷,只想尽快掌握与核爆试验相关的核物理、爆轰物理、放射化学、光学测试等理论和技术,这些东西正是他以前很少接触的。为了不辜负祖国的信任,张兴钤院士废寝忘食,带着科研队伍奋战在第一线,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大量关键技术,胜利地完成了爆轰物理实验。后来,他又参与领导了缩小尺寸的聚合爆轰试验,取得了对爆轰规律较完整的认识,这次试验的成功实质上是原子弹突破过程中的里程碑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张兴钤院士却没有跟随大部队一起到基地亲眼目睹这一激奋人心的场景,而是服从安排留在草原上,参加了重要的技术资料和试验设备的疏散工作,但这一成功无疑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与信心,继而投入到氢弹的研究中去。1967年6月17日,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张兴钤院士与其他同志一道,作为两弹研究队伍中的先进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

       1980年,在转战青海高原、西南“三线”十八年之后,张兴钤院士奉调至二机部九局(军工局)任总工程师。厂子按照他们的设计路线图继续发展,虽然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这个番号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历史已将以张兴钤院士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求实创新的足迹深深镌刻在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史册里。

       1991年,因在金属物理领域和核武器研制事业中的突出贡献,张兴钤院士实至名归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

       张兴钤院士的一生离不开“家国”二字,少年时立志科技报国,归国后创建金属物理专业,投身核武器事业,建造我国核材料研究基地。回顾过去的岁月,那一次次无悔的选择,一步步笃定的前行,最终构成的,是张兴钤院士纯粹而坚定的科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