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钢集团(简称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从石景山下的一片荒芜土地,到二十世纪现代化的“十里钢城”,首钢在一百多年的岁月中历经沧桑巨变。首钢的变迁史,折射出首都工业发展的轨迹,也见证了百年来中国工业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1919—1948

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解放前30年,首钢历经了北洋军阀的战乱、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在此期间,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年累计生产生铁只有28.6万吨,尚不及首钢炼铁厂半个月的产量。30年的沧桑历史,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黑色冶金工业的悲惨状况,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是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史,也是一部首钢文化饱经苦难的沧桑史。

石景山龙烟铁厂建的高炉房洋灰

(1921年6月摄)

1919年9月,当时执政的段祺瑞派人在北京石景山东麓筹建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兴建了一座日生产能力250吨的炼铁高炉;1921年后,兴中公司开始管理龙烟铁厂;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了石景山炼厂;1938年后,在日本军部的委令下,伪兴中公司正式抢占该厂,并将龙烟铁厂改名为石景山制铁所。

石景山制铁所厂区

1939年12月21日,华北开发公司代替兴中公司接管了石景山制铁所,改厂名为石景山制铁矿业所。

石景山制铁矿业所厂区

(1998年5月翻拍于北京)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由国民党接管后,于1946年改名为石景山钢铁厂(简称石钢),至1948年,经过3年多的时间,只部分恢复了生产,产量少得可怜。

1948年的石景山钢铁厂

在这一时期,厂内野草丛生,满目荒凉,工人们过着非人的生活,但是广大工人并不甘心被奴役,他们不仅利用怠工来进行反抗,而且还多次进行索粮请愿和罢工斗争。

 

1948—1978

艰苦创业,成长壮大

 

1948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石景山钢铁厂,石钢成为北京市第一个国营的钢铁企业。在解放初期,厂内高炉不冒烟、场地长满草,老一辈工人就靠大锤、扁担和箩筐,仅用半年时间使高炉重新流出铁水,解放后的石钢获得了新生,石钢工人发扬主人翁精神,以“顶破天花板,才能见青天”、“回马坡前不怕鬼,强敌面前不服输”的创业精神,迅速掀起恢复生产的劳动热潮,谱写出一部艰苦创业的文化史。

 

1949年,在党的领导下,经全体工人的努力,一焦炉等设备得以修复,开始投入生产。

(1998年5月翻拍于北京)

1951年2月10日,北京石景山钢铁厂第二炼铁炉举行开炉典礼。

时任重工业部副部长的钟林为第二炼铁炉点火

1955年8月,一焦炉在出焦

一高炉正在出1957年最后一炉铁水,提前完成第一个5年计划

1958年9月,工人们在庄稼地里苦战14天,建成了3吨侧吹小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

3吨侧吹小转炉

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年产30万吨小型材轧钢生产线,标志着石钢轧钢开始起步;1964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诞生,揭开了中国转炉炼钢新的一页。

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

1965年,石钢高炉喷吹煤粉、入炉焦比、高炉利用系数等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石钢炼钢技术居于当时全国领先水平,1967年9月13日,经冶金工业部批准,石钢改名为“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

1965年首钢职工代表在厂区合影

文革时期在社会主义竞赛热潮中上钢与首钢工人进行经验交流

1979—2002

改革腾飞,探索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首钢迎来了改革腾飞的新时期。1979年,首钢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了承包制;在五种精神和六种作风的指导下,首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一时期,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三敢”精神,不断争一流、创最佳,有力地推动了首钢自我改造、加速发展的步伐。

1979年12月15日,首钢二号高炉移地大修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高炉。

改造后的首钢1327立方米2号高炉,采用皮带上料(右)、顶燃式热风炉(左),南北两个出铁场

老工人干部在首钢2号高炉大修指挥部的合影

在首钢二高炉工地上进行检查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钢提出“做四有职工、创一流产品”的企业口号。在这期间,首钢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的第三炼钢厂建成投产,同期建成投产的首钢第三线材厂,加上原有的第一、第二线材厂,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

 

1992年5月,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炼铁厂时说:“解放思想,换个脑筋就行了。脑子一活,想的面就宽了,路子也就多了。”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以后,国务院不仅赋予首钢更大的投资立项权和外贸自主权,而且还赋予首钢资金融通权,批准首钢仿效中信集团建立银行,按照国际惯例经营金融业务,同年12月22日,由首钢集团投资10亿元兴办的华夏银行正式开业。

邓小平同志视察首钢

到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978年的179万吨扩大到824万吨,超过鞍钢,名列全国第一;1996年,首钢集团正式成立。从1995年到2002年,首钢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社会上关于“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议论,首钢人陷入了“向何处去”的迷茫之中。

 

2003—今

立志“三创”,再铸辉煌

 

2003年初,首钢党委确立了“苦干三年,打好思想文化基础、制度创新基础、经济技术基础、人才建设基础”的指导思想,首钢人开始全面深入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2003年声势浩大的“八破八立八做到”、2004年全面深入的企业创新工程、2005年丰富多彩的创建学习型企业,这些使首钢人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活力,提高了认识、升华了境界、改善了心智。

 

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首钢搬迁调整规划。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首钢“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其率先进行的都市大型钢铁企业向沿海转移的搬迁调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

2005年6月30日,首钢炼铁厂5号高炉熄火,标志着首钢北京地区涉钢系统压产、搬迁的正式启动。

 

2006年初,一场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的企业文化全员培训首先拉开了首钢人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帷幕。“更新、更快、更精、更强”是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着力点,“创新、创优、创业”成为首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同年5月9日,首钢焦化厂2号焦炉停产退役。

 

2007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战略性搬迁调整,到同年12月,首钢炼铁厂l号、3号两台烧结机,第三炼钢厂的两座转炉及一线材厂、型材厂相关轧钢车间停产。

2008年1月5日,连续生产35年零两个月的4号高炉熄灭炉火,标志着首钢压产400万吨钢工作正式启动;一季度末,第三炼钢厂全部停产;2008年6月3日,2号高炉停炉;2008年第四季度起,石景山厂区只保留两座高炉(1号、3号)和四台烧结机进行生产。

 

2008年首钢搬迁,几经选址,最后选定渤海边上的一个小岛——曹妃甸,首钢新厂区在这里拔地而起,一个现代化的十里钢城在曹妃甸续写辉煌。

河北唐山曹妃甸海滨的首钢京唐钢铁厂一角(2009年2月25日摄)

2010年12月18日,3号高炉产出最后一炉铁水;2010年12月19日,石景山厂区的最后一炉近200吨铁水,由第二炼钢厂1号转炉炼出。

首钢第二炼钢厂的工人在最后一炉钢冶炼现场(2010年12月19日摄)

2010年12月20日,众多媒体和首钢职工在首钢第二炼钢厂共同见证最后一炉钢冶炼

首钢高速线材厂参与轧制最后一根钢的工人在横幅上签名(2010年12月20日摄)

2010年12月21日,历时128个小时,1号高炉全面熄灭。

已经全面停产的首钢(2010年12月21日摄)

在2011年1月13日首钢老厂区终于走完了近百年的历程,首钢完成了钢铁史上前所未有的800万吨级企业的停产搬迁。在停产仪式上,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将一个纪念牌授予首钢,上面镌刻了四个大字——“功勋首钢”,感谢首钢91年的峥嵘岁月对首都北京和中国钢铁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时间在日月间流逝,首钢百年发展历程,浓缩在这“十里钢城”之中,再看看这座曾为首都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见证和记载着首都经济振兴历史的首钢之城,锈迹斑斑,沧桑却依然那么粗犷、硬气,闭上眼,仿佛就能听见时光在心灵的叩击,回头望去,那一座座高炉就像一个个钢铁巨人,巍然屹立,这铁色的钢城,一如首钢辉煌的事业,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采编/王子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