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涛:贵金属合金材料专家

 

主要从事贵金属合金功能材料开发研究,完成多项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军工配套材料攻关项目等。主持研制了一批贵金属功能型材料,用于多项国防重点工程;开发了新型铂合金催化剂材料和钯合金捕集材料,并付诸实践。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学术成果丰厚

 

贵金属合金化原理和稀土改性新材料研究中取得一定成绩

 

1980~1984年期间,为验证陈念贻教授提出了众多金属间化合物晶型结构预报表的准确性,宁远涛承担了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实验合成工作,制备了一批金属间化合物,经分析和验证,成功发现了6个新化合物,它们是具有CaCu5晶型结构的LaPd5;具有MgZn2晶型结构的EuFe2;具有MgNi2晶型结构的EuNi2;具有AuCu3晶型结构的NdIr3、GdIr3和DyIr3。

 

固溶体的晶格常数是最基本的特征参数之一。1971年莫林(H A Moreen)建立了有限和连续固溶体的晶格常数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模型,用于预测固溶体的晶格常数。宁远涛和徐桦教授根据合金电荷迁移理论,引入固溶体中原子尺寸和间距随溶质浓度改变的观念,修正了莫林的固溶体晶格常数预测模型,提高了平衡固溶体和快速凝固亚稳扩展固溶体的晶格常数预测精度,论文发表在《金属学报》1985年21卷第1期。

 

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宁远涛系统研究和评述了贵金属与稀土金属合金化作用及其规律性,预报未知合金相的存在与结构;研究了稀土元素微合金化对贵金属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强化效应和机制。随后他又开展了稀土改性的贵金属合金材料研究和开发一些相应的稀土改性合金材料,如稀土改性铂(钯)合金、稀土改性抗自软化银合金,稀土改性高耐磨Au基合金,高强度和高导电率Cu-Ag-RE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耐热金属复钯(稀土)合金复合材料等,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

 

快速凝固亚稳态合金形成规律的研究方面贡献突出

 

1981年,宁远涛和周新铭教授在《金属学报》上发表了“熔体淬火形成非晶态的判据”文章,提出非晶态合金形成判据。由于这个新判据考虑了合金成分和中间相的影响,因而提高了判断形成非晶态合金的准确性。

 

在合金固溶度亚稳扩展机理和规律性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的情况下,宁远涛花费近十年的时间系统的研究了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简单金属、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在Ag、Cu和Al中的固溶度的亚稳扩展,取得大量试验数据,以此为基础研究和建立了合金的固溶度扩展机制与液态合金混合热△HABM的关系,建立了共晶系、包晶系、偏晶系等不同合金系固溶度亚稳扩展遵循的规律性。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受到好评,认为“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找到了一系列的经验规律,对制备新的亚稳合金相有指导意义”等。该项目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16篇,其中2篇论文获得《金属学报》李薰基金优秀论文第二、第三等奖。

 

科研蕴含爱国之情

 

国家项目勇于承担

 

1969年以后宁远涛承担多项项目研究,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在“六五”、“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

 

“六五”期间,宁远涛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设计了合金体系和合金成分,解决了合金加工工艺和低温形状记忆元件制造技术,提供了低温形状记忆元件和低温弹簧作为制冷器调节机构的功能元件。为新型制冷器的研制和制造解决了一大难题。

 

在“七五”初期,宁远涛承担了电子工业部提出“膏状铝钎料研制” 这项任务。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宁远涛发现项目原技术指标建议的采用水溶性载体制备方案有着很大缺陷,建议采用有机溶剂载体以提高焊膏的黏附性和贮存寿命。该建议被电子工业部采纳后,宁远涛带领着全队人员分析项目、提出方案、试验改进,研制了以有机溶剂为载体的系列焊膏产品和系列焊粉产品。经过电子工业部多家研究所和工厂试验和应用,其性能完全达到攻关技术指标,某些性能超过攻关指标。所研制膏状铝钎料不仅适用于军用产品,也适用于民用产品,特别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焊缝多和形状复杂产品的钎焊。采用铝焊膏钎焊的高精度波导元件已用于雷达产品,一些工厂钎焊各种类型的波导和翅式换热器具备批量生产能力。项目1989年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机电部联合鉴定。

 

在“八五”期间,金川公司确立了“镍钴贵金属深加工工艺及制品研究”的攻关项目。基于前期在相关项目中在研究基础,宁远涛研究小组承担了“硝酸工业用低铑催化网材料研究”和“硝酸工业用新型不含金捕集网材料研究”两个子项目。经过多次试验和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国防军工敢于奉献

 

宁远涛先后承担了多项军工配套材料攻关项目。参与了国家于1969年下达的“651” 项目研究任务,项目组齐心合力,采用在当时较先进的技术并建立了相应的设备,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在70~90年代,宁远涛研究小组与891厂科研人员合作多年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高可靠精密电接触材料NSC合金,用它代早先使用的六元合金做为TO-5型系列微型继电器的电接触材料,可使该类型继电器的性能大幅度提高,机械寿命提高10倍。TO-5型系列微型继电器成为我国当年唯一环境温度范围在-65~125℃具有W级高可靠性质量水平的微型密封继电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重视应用基础

 

宁远涛在科研工作中不只满足于完成任务下达的技术指标,还注意观察新现象和数据的规律性,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尽力提高研究工作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性。

 

在研究和生产铂合金催化网和钯合金捕集网的时候,宁远涛走访了许多工厂做售后服务,了解生产过程中催化网和捕集网的使用情况,同时收集大量的样品带回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完成了一系列有新创意的学术论文,如“硝酸工厂铂合金催化剂的铂耗”、“铂合金催化网表面化学状态”、“钯合金捕集网回收铂的机理”、“钯合金捕集网表面结构再造模式” 等论文。他总结了铂合金催化网的铂耗规律、研究了铂合金催化网和钯合金捕集网在高温的表面化学状态、提出了钯合金捕集网回收铂的机理、建立了铂合金催化网以及在回收铂过程中钯合金捕集网表面结构再造模式。这些论文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意义,对于正确设计和使用铂合金催化网和钯合金捕集网材料也有实际意义。

事业心强,作风正派朴实,勇于挑担子,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从事科研工作,这就是贵金属合金材料专家宁远涛。他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务实,不好虚名。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他重视工作经验积累和知识积累,注意总结文献资料,一生对贵金属材料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采编/赵群帮 

推荐阅读

【矿冶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矢志报国,向科技要效益

【矿冶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馨:九十余载德智双馨

【矿冶人物】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难熔所所长范景莲教授: 研发出目前世界上最抗烧蚀的材料

【矿冶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 “水”和“膜”连接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