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发展质量、速度和活力,进一步研讨矿业科技发展前沿,探讨新理论、新技术,实现重点领域向高端的群体性突破,推进金属矿业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15-17日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举办“2018矿业前沿与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会”暨“首届智能矿业国际论坛”。

 

矿冶园特推出走进“‘2018矿业前沿与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会”暨“首届智能矿业国际论坛’参会专家”系列。

      苏义脑,油气钻井工程专家。1949年7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一个乡镇医生家庭,1976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地矿专业组评委。现任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石油学报》等8刊物编委。

 

苏义脑从小学习勤奋,且成绩优异。他曾把毛主席对青年人讲的一段话抄在笔记本的首页——“今后的几十年,对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是多么宝贵、多么重要的时间啊!现在20多岁的青年,再过二三十年,正是四五十岁的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任重道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身。”正是这段话激励苏义脑立下远大志向,坚定了他用知识报国的信念。

 

1973年,苏义脑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走进了武汉钢铁学院的校门,6年后又考取了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的首届研究生。放弃了儿时父亲为他设计的道路——“上医大,学西医”,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远大目标,誓要进入石油战线,向油气钻井领域的高峰攀登,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1984年,苏义脑考取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石油部的首届博士生,师从我国石油界的著名力学权威白家祉教授。在此期间,苏义脑主动放弃了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决定以自己的探索创新为国家效力。

 

“创新就是要敢于超越。”这句话在研究工作中一直激励着苏义脑。终于,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他在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等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较深的造诣。苏义脑在钻井力学、轨道控制和井下工具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体系用于生产效益显著。他创造性地把工程控制论和航天制导技术引入钻井工程,开拓新领域,提出“井下控制工程”这一新概念并做开拓性基础研究;主持研制P5LZ四大系列导向钻具,主持导向钻井工艺技术研究,主持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研究,以上研究项目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主持设计全国第一口薄油层中曲率水平井轨道控制方案并负责实施成功,首创钻深2080m处水平击中6m靶窗中线仅偏0.14m。

 

此外,苏义脑还作为主研人员连续参加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项目效益计11亿元以上)、九五、十五及部级六五重点科技攻关;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部级一等奖和总公司特等奖及重大成果奖各1项。获国家专利19项,另7项发明待授权;获首届国氏博士后奖;被国家授予突出贡献中国博士称号;出版专著7部,编译著4部;论文160余篇;指导博士、硕士、博士后40余名。

 

2005年,应中国工程院编辑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第二卷)》的约稿,他在其自述文章的末尾写道:“在能源问题、石油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我为祖国献石油’,就是我这个石油科技工作者和共和国同龄人的愿望和誓言……”来日方长,任重道远。

 

面对别人看来累累的硕果,苏义脑总时刻提醒着自己:“莫道功成该歇马,又扬飞鞭上征途。”如今,苏义脑院士依然没有停歇自己的追求步伐,在舞动油龙腾飞上潜心求索,为国家石油行业建设贡献力量。

 

读者朋友们如果想要对苏义脑院士提问,可以直接在这篇文章下留言,小编会尽力把问题带到北京并且向苏院士提问的!

 

采编/谢乐乐

推荐阅读

【走进会议系列】“拼命三郎”——古德生

 “布衣”院士——于润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