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创新、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宣传、推广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冶炼与材料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搭建有色金属工业技术与装备展示及项目合作交流平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定于2018年10 月18-20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办“2018年第三届全国(东营)有色金属工业展”,同期将举办有色金属高端人才论坛等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先生确定参加此次会议,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张文海院士吧!

 

张文海院士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1958年就读厦门大学,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任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人称“老俵”的张文海先生是福建人。1958年,从福州二中考上了厦门大学,但时值海峡两岸战事日紧,那个没商量的一炮,就这样把他们这群爱打赤脚的大学生轰到了千里之外的长沙城,转入了今中南大学借读。

 

当时憧憬美好未来的张文海很喜欢冶金专业,但是大学的第一次实习却是给他浇了一大盆冷水。第一次去山平罐炼锌厂实习,全身上下披着涂满黄泥巴的湿麻袋片,面朝近在咫尺、吐着火舌的排排炉口,吃力地用铁锹往里抛矿砂,耙平,再翻动。呼吸着滚烫的热浪,胸口隐隐灼痛,2小时下来体重掉了好几斤。这场火的洗礼,令他为自已选定的冶金专业矢志一生。

 

与“炼铜”的不解之缘

 

1963年,张文海毕业分配到了冶金部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刚好赶上了国家在那里建设中国最大的炼铜厂,从各地调集来了一班建设者。从此开始,张文海和“炼铜”结下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铜是和人类最亲近、相处最久远的金属。虽然我国是世界铜冶金的发祥地,但近百年来,我国铜工业却在世界上远远地落伍了。70年代,我国铜冶金工艺落后,不仅能耗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由于缺乏对国外60年代兴起的闪速冶金强化熔炼技术的研究,当国家决定投资106亿建设江西铜基地项目时,以张文海为主提出的闪速冶金方案被全国论证会否定,工程按照落后的“鼓风炉”方案开始建设。在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张文海仍不失信心地努力工作,搜集大量资料,编译了16册专辑,撰写了63万字的《闪速熔炼文集》专著,为我国引进闪速炼铜技术做了早期工作。

 

1970年他赴云南金平镍矿参加小型闪速炉实验。1971年南昌航空大学争取到国家760万元研究经费,他任技术负责人,历时四年完成“常州l万T闪速炉大型工业实验”,获1978年冶金部重大科技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其间发表《闪速熔炼述评》论文,对“闪速冶金”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做了全面论证。由于多方面的基础工作,1979年国务院批准已施工一年多的江铜冶炼厂从“鼓风炉”方案改为“闪速炉”方案,并迁址贵溪。张文海同志任工艺负责人、引进设备主谈和总设计师之—,该工程于1985年建成投产。

 

1985年,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闪速炼铜厂建成并顺利投产,从此拉开了我国铜冶金“清洁生产”的序幕在结束我国炼铜工业落后世界30年历史的同时,也为井冈大地守住了直到今日仍然保持着的“青山绿水”。

 

五载攻关,提升我国铜冶金工业技术水平

 

然而,国内还有许多老冶炼厂怎么办?只有引进的设备国产化了,大家都用得起了,中国铜冶金工业的技术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整体的提髙。

 

1991年,张文海奉命转战安徽,担任国家“9.5”重点工程安徽省金隆铜业项目总设计师,主持闪速炼铜设备全面国产化攻关。金隆的前身、位于长江畔的铜陵第一冶炼厂,是新中国1951年建设的第一座炼铜厂,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复苏和间防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它又是全国SO2污染大户,昔日美丽的狼尾湖生态已严重破坏,当地的空心菜含砷、铅、铜分别超标35倍、21倍和40倍;89%儿童患呼吸道疾病,血球下降,职工指甲含铜超常规76倍;含砷、镉、铅等觅金属离子的污水直接排人长江,对长江中下游水域造成威胁。张文海带上老伴和小孙子,在工地一住就是5载。潜心学习、消化已引进的各项工艺技术、计算机软件和大量的设备图纸,并加以改进和创新。

 

1997年,中国第一座主工艺设备全部国产化的闪速炼铜厂成功投产,并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接着,产品高纯铜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升水注册成功,成为质量国际免检产品。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领导感慨的说:“这是中国有色冶金史上的奇迹”。

 

斗转星移,2001年海外又传来捷报,标牌着“中国制造”的伊朗哈通阿巴德闪速炼铜厂建成投产,伊朗总统为之剪彩,这是我国有色工业最大的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从此,我国成为继芬兰、日本之后,以有能力成套出口闪速熔炼技术和装备的第三个国家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敦煌有鱼”——张文海院士心中追寻的梦

 

岁数渐大了,但正适中央作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开发大西北的重大决策,西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几十年的矿冶情结,竟又驱动张文海萌发了在那里开展“短流程连续炼铜”研究的思想。项目列入了国家重大产业技术研发计划,国外友人称它是向“世界冶金界几代人的梦想”冲刺,芬兰、美国、澳大利亚的同行也加人到这个团队来了。

 

挚友送他的“敦煌有鱼”这四个字,张文海很是喜欢,挂在了墙上。他说道“虽然至今我还不甚解其真意,因为有好几个版本,但都理当鼓励。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我情牵梦绕的月牙湖鱼跃鸟欢的明天,我辈仍当征途漫漫无了期。”

 

读者朋友们如果想要对张文海院士提问,可以直接在这篇文章下留言,小编会尽力把问题带到山东并且向张院士提问的!

 

采编/蒋新银

推荐阅读

广新之星——夏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