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为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第一枚重返地面的人造地球卫星、造出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造成第一艘核潜艇等,研制某些关键和部件材料,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谈及李熏院士,我国著名科学家师昌绪这样评价道。

锐意进取,冶金泰斗

       1913年11月20日,李薰院士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现属邵东县)仁凤乡井头村,高中毕业后免试保送湖南大学矿冶系。1937年他通过湖南省试留学英国,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深造,1940年起留任雪菲尔德大学研究员兼指导,1945年任该大学冶金学院研究部负责人。 

       在英国期间,他研究冷加工对钢的性能影响和氢在钢中的作用,证明钢中发裂是由于氢的存在所引起,提出了解释钢中发裂生成的理论。在氢脆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发现冷加工极大地增加常温下钢的电解渗氢量,使钢的氢脆敏感性显著提高;阐明了不同温度下钢材尺寸大小,时间与钢中氢含量的关系,为热处理去氢奠定了科学基础。

       1950年11月,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先生写信给李薰院士,请他回国筹建冶金研究所(后改称金属研究所)。1951年8月,李薰院士摆脱各方面的纠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主持成立了金属所筹备处。考虑到沈阳地处鞍钢、本钢、抚钢和大连钢厂几大钢厂中心,更有利于服务新中国钢铁建设,他放弃了金属所原来的选址地首都北京,而选定了东北工业中心城市沈阳。

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写给李薰院士的邀请信

       科学研究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同时注意基础研究,这是李薰院士一贯的办所理念和方针。建所初期,全所工作中心是为恢复和建设我国钢铁工业服务,金属所研制出了铝镁砖和高铝砖,提高了平炉的寿命;研究钢中夹杂物,改善了钢材质量;开展氧气电炉炼钢提高效率,开转炉吹氧炼钢工艺的先河。

       50年代末,国内冶金科技力量逐渐成长,国际上科技发展步入新阶段。1957年李薰院士访问苏联后,将金属所的方向转向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以适应我国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发展的需要。这为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第一枚重返地面的人造地球卫星、造出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造成第一艘核潜艇等,研制某些关键和部件材料,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1956年,中国编制十二年自然科学远景发展规划纲要,李熏院士主持冶金科学技术部分,规划出中国冶金事业发展蓝图。1962年起,国家又多次邀集专家规划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均负责冶金学科。其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先后选任他为冶金组和冶金新材料组的副组长,历时20余年,他团结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引导着冶金科技事业的进步。

重视人才,知人善任

       为组建金属研究所,李熏院士努力罗致人才,先从留英人员中邀请了张沛霖、张作梅、庄育智、方柄、柯俊先生等,又在北京特邀了葛庭燧、何怡贞夫妇,还有随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选矿研究室、大连工业化学研究所耐火材料研究室和拟议中的工业检验所合并来的张绶庆,谭丙煜、刘静宜、梁树权等高级研究人员。李熏院士主动诚挚地团结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

1951年初,准备跟李薰一起回国的学者回国前在雪菲尔德合影

       50年代中期,国外回来的学者如师昌绪、郭可信、斯重遥,吴鼎铭等,在李熏院士的礼遇下,也均在金属研究所任研究员,各自开拓学术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使科学研究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理论素质,金属研究所经常举办讲座,邀请所外著名专家前来系统讲课。李熏院士和所有参加学习的人一样,一同听讲,一同考试。考试成绩张榜公布,李熏院士总是名列榜首。他这种冶学严谨,学而不倦的精神,为金属研究所树立优良学风起到了表率作用。

       李熏院士还鼓励科研人员勇于探索,不要简单模仿和重复前人已有的工作,“要五洋捉鳖,不要瓮中捉鳖”,“要做老祖宗的工作”。他以辛辣的语言讽刺那些只会改变不同成分配料,以此来获得“新”钢种的研究方式,称之谓“炒菜”,语重心长地告诫科技人员说:“‘炒菜’谁都会,只要有锅灶,如果长此以往,就会落在别人后面。”

为人做事,实事求是

       李熏院士冶学严谨,力戒弄虚作假,倡导严谨、严肃、严密的学风和作风。他严格要求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一篇论文,必须千锤百炼,才能出手。他的文章、报告和讲话,都亲自动手起草文稿,从不假手于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金属所逐步形成了崇尚三严(严谨、严肃、严密)精神的优良学风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金属研究所也受到冲击。但李熏院士并不盲从,估算从运入原料、燃料到出钢出渣,即使金属研究所停止工作,全力以赴,也不能完成任务,遂巧妙地向上级建议,由金属研究所派出两个小分队,指导土法炼钢,使所内免遭一场灾难。

       其后,“超声波运动”又起,沈阳市有人设想改变铁西工厂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建议推倒全区烟囱,改为“超声波”煤气化,并大有跃跃欲试之势。李熏院士在此关键时刻,认真提出:“要是我的话,先推广煤气,后扒烟囱。”   1965年,上级要求“三线”建设,金属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的重点,必须遵照“靠山、分散、隐蔽”三条指示,限期迁徙。李熏院士实地考察归来,认为“三条指示”要办到不难,可惟独不利于科学研究工作。因此,坚持不轻率行动,不随便迁移。

   在金属研究所的30年,李熏院士常在夏夜绿荫道旁,与工人对奕,工作之余在宿舍与青年科技人员谈心,体察群情,掌握思想脉搏,遇有问题,解决于萌发之初。他还特别关心中年科技人员的困难处境,奔走呼吁,寄以无限同情。

       1983年初,李熏院士肺炎初愈,为探讨中国科学院和所属有关研究所面向冶金工业建设的新途径,全面考察中国新建的冶金工业,由宝山钢铁总厂回京不久,即赴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武汉钢铁公司等地考察。不幸的是,考察途经昆明时,他于1983年3月20日凌晨去世,时年70岁。

       “李薰先生的精神,体现了金属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纪念。学习李薰先生豁达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博大胸怀;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杨锐这样评价道。